【他們的脫貧故事】第五期-西城鎮李春輝丨返鄉創業助脫貧
更新時間:2021-05-16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這一年中,全國無數干部群眾努力克服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采取有效措施,付出艱辛努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第二位返鄉創業者的故事:
李春輝,1972年10月生,滿族,大專文化,現任和龍市元池蔬菜有限公司總經理。"元池"地窖辣白菜廠址位于和龍市西城鎮金達萊民俗村。該村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是延邊地區為數不多的全部由朝鮮族構成的村落,因此保持了較為完整的朝鮮族生活習俗和文化傳統。
金達萊民俗村地處延吉至長白山的旅游線路上,也是和龍市"平崗綠洲"建設的重要結點。它一面靠山、三面環水,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是集旅游、休閑、體驗農家樂等為一體的特色朝鮮族民俗村。該公司把朝鮮族泡菜生產與金達萊民俗村旅游相結合,打造了延邊唯一一家可供游客觀光的泡菜加工企業,游客們在民俗村體驗朝鮮族生活習俗的同時,還可以到辣白菜加工廠和地窖進行觀光,近距離體驗朝鮮族泡菜原始制作方法。獨特的地窖環境營造了特有的水分與空氣條件,造就了金達萊村獨有的具有朝鮮族傳統文化的地窖辣白菜及地窖泡菜系列產品。

李春輝首先因地制宜發展扶貧,充分發掘朝鮮族農村自身所具備的優勢。朝鮮族泡菜具有美味、營養、健康的特點,與韓國泡菜的口味和制作方法基本相同,目前朝鮮族泡菜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韓劇在中國內地熱播后朝鮮族泡菜的市場影響力更大了。

金達萊村民基本都是朝鮮族,泡菜制作手藝世代相傳,村民制作的辣白菜口味好且技術嫻熟,只是缺乏領頭人帶動。李春輝就是看到了金達萊村這一獨有的優勢,采取了村企合作的模式,組織村民及貧困戶生產加工、企業負責整體運營,把村民自身具備的優勢發揮出來,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不僅如此,李春輝為許多貧困戶都提供了就業崗位,使貧困村民更多的參與到企業發展中來,通過提供更多的用工崗位,每年解決村民就業百余人,提供扶貧固定工作崗位30余人,每名員工月工資2600元,平均每人年收入可達31200元;臨時用工崗位高峰期達到110余人,貧困戶用工可達50-60人,人均可增加收入1500-4000元。提高了當地貧困村民的收入,為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村民直接參與企業的生產工作,并獲得勞動報酬,提高了物質生活標準與精神文明雙豐收,企業帶動貧困村民就業,讓大家隨著企業的發展長期受益,提升了扶貧工作效果,讓村民更加主動共同參與企業的發展,做到了精準、有效、看得見的扶貧成果。村民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門口就可以工作,保證扶貧對象有穩定的收入。李春輝說:為什么我一直能堅守扶貧崗位,因為我對這片土地充滿感情、愛得深沉。作為一名從農家走出的子弟,我熟悉農村,和鄉親嘮家常不僅沒有一絲違和感,反而有一種回歸故鄉的親切。這幾年來,因為扶貧,我和鄉親們經歷了相知、相識的過程。看到他們一步步脫貧致富,讓我覺得我的事業也有了意義,這也是我一直能堅守的動力。”


金達萊村民基本都是朝鮮族,泡菜制作手藝世代相傳,村民制作的辣白菜口味好且技術嫻熟,只是缺乏領頭人帶動。李春輝就是看到了金達萊村這一獨有的優勢,采取了村企合作的模式,組織村民及貧困戶生產加工、企業負責整體運營,把村民自身具備的優勢發揮出來,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不僅如此,李春輝為許多貧困戶都提供了就業崗位,使貧困村民更多的參與到企業發展中來,通過提供更多的用工崗位,每年解決村民就業百余人,提供扶貧固定工作崗位30余人,每名員工月工資2600元,平均每人年收入可達31200元;臨時用工崗位高峰期達到110余人,貧困戶用工可達50-60人,人均可增加收入1500-4000元。提高了當地貧困村民的收入,為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村民直接參與企業的生產工作,并獲得勞動報酬,提高了物質生活標準與精神文明雙豐收,企業帶動貧困村民就業,讓大家隨著企業的發展長期受益,提升了扶貧工作效果,讓村民更加主動共同參與企業的發展,做到了精準、有效、看得見的扶貧成果。村民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門口就可以工作,保證扶貧對象有穩定的收入。李春輝說:為什么我一直能堅守扶貧崗位,因為我對這片土地充滿感情、愛得深沉。作為一名從農家走出的子弟,我熟悉農村,和鄉親嘮家常不僅沒有一絲違和感,反而有一種回歸故鄉的親切。這幾年來,因為扶貧,我和鄉親們經歷了相知、相識的過程。看到他們一步步脫貧致富,讓我覺得我的事業也有了意義,這也是我一直能堅守的動力。”

李春輝心系家鄉,熱愛家鄉,面對眾多榮譽,他不驕不躁,依然誠信經營、合法盈利,發展壯大企業。今后,他將繼續帶領更多的家鄉群眾,實現增收致富,為建設幸福家園,助推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你喜歡她的創業故事嗎?接下來,我們將為大家帶來最后一位創業者的故事,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下一條: 走進元池......